Pages

Wednesday, September 13, 2017

不小心开启的回忆盒子

最近不知为什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假如当初钢琴考完八级之后我继续考diploma,现在的我会在哪里,做什么?

考完钢琴第八级是十六岁的时候。和现在小孩不一样的是,当年十六岁考完钢琴八级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的生活圈子里)。我印象蛮深刻,我八级考试当天晚上老师就把三本厚厚的钢琴曲目让我翻阅,准备让我继续diploma。当时我并不知道什么是diploma,单纯认为是音乐界中的一个等级。老师告诉我拿了diploma cert 就可以当钢琴老师之类的,然后就鼓励我报名。
十六岁的我忙于学业和学记活动,考完八级的时候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暂时休息不用每天练琴了。老师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我拒绝继续diploma,其实出乎了父母和老师的意料。思想开明的父母没有逼迫我一定要继续钢琴生涯,我当时也说考完SPM再看看要不要继续。

我喜欢弹琴,每天练琴至少1到2小时不是问题,但我记得学钢琴给我不太美好的回忆。记忆中我学钢琴就是为了考试,考完二级老师就买第四级的考试曲目给我,开始选曲目练习。级数越高,准备考试的时间越长。五级以下的大概一年,七八级的时候一年半将近两年。考试三首曲目,每天重复性地弹一样的东西,一个小节可以练上一个星期,弹到麻木了还是练不好。
当然,练好之后整首曲目弹起来得心应手的感觉真的不错。

也不是说老师安排教程上有问题,准备考试期间学别的歌怎样都会影响进度。尽管如此,每次考完之后会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老师让我放松弹一些我喜欢的曲子。
然而我对学钢琴的回忆占大多数的是练习考试曲目,哈哈哈。

假如当年我继续diploma,应该再18岁左右拿到diploma cert,然后到大学报读音乐系degree,应该今年会毕业吧。
上了大学才知道diploma是 tertiary education 的学位。当年就是太小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才没有读,回想起来自己真的是笨死了,好好一个diploma cert 不要拿。

身边的人说:重新pick up吧,你毕竟是考过八级的人。

考完八级之后,我不再每天弹琴(当时感觉终于解脱了),导致很多技术性的琴技一落千丈。我专注在SPM而忽略了钢琴,大考结束后我再次弹琴才发现自己无法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弹那些高难度的曲子。
大学生活也很忙碌,只有周末比较得空可以弹一下钢琴。后来我弹琴只是为了舒压发泄,即兴弹一些流行歌曲之类的。
怀念以前那个自己都佩服的自己,十多面的考试曲目得心应手,甚至在三百多观众面前表演钢琴独奏。现在翻回当年的那些曲目,我真的真的完全弹不出来。

假如我继续深造音乐,加上我本身对音乐的热忱,那我应该会过得很开心吧。

那我的人生就没了Food science,就不会认识那班情同手足的大学死党,就不会遇到那些因为大学本科而相识的人。这些一个个划过的面孔我都不想错过。
三年来教授问我:你喜欢Food Science 吗?
每一次我都毫不犹豫地点头。当初选了这个科系就是在给自己读理科的机会,让成绩平平的我挑战自我。我担心自己将来会因为自己放弃读理科而后悔。
我却没想到自己会为自己放弃音乐而后悔。

这三年来,父母一直反复地问我:读Food science,你喜欢吗,有后悔吗?
理科科系本来就难,我这样的学渣在泥地里连滚带爬过了三年,你问我快乐吗,我一定会点头。这里学到很多很有意思的知识。我抱着学习的心态上课,并没有为了cgpa拼死拼活,因为我认为获得新知识比考好成绩重要(然而压力还是会有的,毕竟还是会怕不及格这样,哈哈哈)。

大学最后一年,大家(包括我)都希望快点结束这一切,FYP 压力太大了。但其实我乐在其中,看着大家一起Stress的样子,一起温习功课闹出的各种笑话。一行人轮流生病,连药物都可以共享,哈哈哈。
我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会是我活得最精彩的青春。

我的青春里最大最大的遗憾就是在懵懂的年纪放弃音乐,也很难弥补了。
老一辈都说,十六七岁这种小屁孩的年纪,什么都不懂,做的决定大多都是错的。

弹不了那些深奥的曲目,基本的简谱我还是可以驾驭的。偶尔会把弹琴的视频放上instagram收获朋友的喜爱,纷纷把他们喜欢的歌叫我弹。
我从一个“前景无限的钢琴家”变成了“有音乐天赋的理科生”。可以见得那个光环是双倍的呢,反正我比较喜欢后者的称呼。

在想着如何结束这篇文,我问了我自己:现在的自己快乐吗?
把这份美丽而忧伤的遗憾放进回忆的小盒子,想想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
嗯,现在的我很快乐。
这样就够了。
16年,最长情的伙伴。

Sunday, September 3, 2017

马不停蹄的一个学期就这样来到了尾声。Project, report, assignment 都结束了,现在是准备考试的阶段。
基本上这13个星期的精力只花在两件事情:FYP 和 FPD.
FYP 是 individual project,擅长团队行动的我在准备过程中慌了阵脚,因为我喜欢跟队友交换意见一起商权。写Proposal也头痛,有问题找不到人讨论,毕竟每个人的Project title 都不一样。
我的科系还算开放,fyp 题目任学生发挥,但这也是我头疼的地方,自己想出来的project可行性是个谜,教授也帮不了的。科学家嘛,老是做别人做过的东西怎么行。这次我做的是食品研发,反正就是做出一个市场上没有的食品,啊感觉就是很厉害。
在家做过几次实验品让家人朋友尝,反映还可以。跟supervisor讨论,她也提了不少延伸空间。我真心希望可以把fyp做好,可以顺利毕业这样,哈哈哈(一个菜鸟孤军作战做research我是没有奢望拿A啦)。

FPD 是group project,擅长团队行动的我也遇到了瓶颈。过去的group assignment group report 都是一两个星期的事情,现在一个 fpd 是一整个学期的project。团队内讧是在所难免的,毕竟日久见人心。期间有整整2个星期我处于颓废状态,对进度完全漠不关心。看着有些组员的态度我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该怎么继续。我当时觉得我这么用心做了很多事情,别人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一开始乐观的我并不觉得怎么样,一直到我累了放慢步伐的时候被他人督促,那种感觉就像“怎么都是我一个人在做“?
我颓废的那段时间,辛苦的是组里仅剩的那几个尽心尽力的组员。他们一直说“你不要放弃,你放弃了这个组就完了”。我知道我不会一直堕落下去,但那个时候我真的是心累到一个程度。
振作起来的原因:不忍心看到那几个在崩溃边缘的组员这么辛苦,不希望自己成为自己口中的烂人。每个人都很累,你没有比较特别。我的家离学校1.5小时的车程,但总是最早到最迟离开的那个;某天mid term test,你们在图书馆读书,搞到很像我们不需要准备考试那样。我不介意做完所有的事情,但请不要把我的付出当作是理所当然。你们可以提出问题,但有时态度是责备我做错了那样,你亲力亲为了吗?如果没有请把这些风凉话收起来。

到了最后阶段,很多Analysis test 要做,有整整两个星期每天待在lab里一待就是一整天没有出来过。我不再颓废但感觉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因为自己对于planning experiment这一块非常差(学渣)。
几次约见lecturer,他问为什么总是我们几个找他,其他组员呢,是不是都把东西丢给我们做。我对教授说没有,他们刚好不在而已。散会后组员说如果教授再问这样的问题他一定会把实情说出来。
好几次累得想哭,想爆发,但都忍住了。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这么做,毕竟我也曾撒手不管进度,我只是一个成绩平庸,讲话大声过做事情的烂咖。

朋友说:摊牌啊,不然他们怎么知道你的不爽。
其实冷静下来反省,构成这样的思想一部分也是因为我对他们的偏见和当时的负面情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也是一个什么事都没有做的人,也许他们背后也有付出一些我忽略掉的事情。
即便经历了一些不愉快,我承认我很享受做这个project的过程,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还有很多进步空间,我会继续努力。

很累,很累的一个学期即将结束,终于可以开始准备finals了。
这整个学期把重心放在fyp和fpd,根本没读到书,身体也在赶完最后一个presentation和report之后宣布当机,病了4天。

还是有那种累到想哭的冲动,但是已经哭不出来了。感觉自己有一点崩溃。
想读一本催泪小说,或是一部催泪电影。想给自尊心高的自己一个台阶下,假借为悲惨的故事剧情狠狠地哭一场。
算了,复习课业吧,已经没有时间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