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August 11, 2019

协调员的心声

人是群体动物,相互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校园时期的小组报告,生活营的分组活动,经常都会听到有人抱怨说和组员有意见分歧,很难沟通协调。
但凡有一组,全员和谐一致,那一定是大家互相磨合进退而达成的。团体生活就是这样,你不可能永远是对的,大家也不一定非得听你的。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无条件附和,把重心完全放在别人身上。
一群人外出,到了用餐时间,大家一起讨论要吃什么。
尽管心里想吃日本餐,但因为别人在我之前说想吃烧烤,就默默地把自己的心声吞回去。
不争取,也不反对。

一开始我认为这样的行为是顾全大局,没事的;
现在想起,才发现自己的感受已经不再被他们重视了。

在人群中我担任的角色永远是协调员。搜集大家的意见,然后进行讨论。
协调员。这听起来在一个群组里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没错,他的工作就是维持团队的和谐,避免任何不必要的纠纷。
但我慢慢发现,我失去了自我。
我忘了自己也有发言权和投票权。

后来也会发现,在所有纠纷解决了之后,大家都不会在乎你花了多少心思去摆平大众的心情,统筹大家的意见。

有人是天生的领导,在一个群体中是自然形成的队长。
而我就是天生的协调员,和事佬。
也许我情商高,就是擅长处理人际关系。
我很努力照顾每一个人的小心情,但我忘了照顾自己的。

当然,我之所以会保持沉默是因为很多时候都只是生活小事,比如说晚餐吃什么,周末去哪玩,看什么电影。这一些是过去了就算了,但其实当下心情还是会有些低落。
在认真的场合,有关工作,课业的事宜,我还是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在适当的时候还是会坚持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总是迎合别人。
我认为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是需要勇气的,是我欣赏的,所以我会不自觉地赞同并尽量配合。

一昧的迎合,是成全别人的同时,委屈了自己。


Monday, July 22, 2019

(无意间发现自己上个月在文档写下的发泄手稿)


我对于自己独自开长途车感到相当自豪,反而身边的人都感到惊讶。
“你疯了吧”“换做是我我一定不敢”“佩服你”
听了他们的言论,我一笑而过。

很多女汉子都是逼出来的。
要是能软弱,哪个女生愿意独自一人开长途车到外地工作。
一个人找路,在陌生的街道能依靠的也只有导航系统。
一个人登记旅馆,对陌生而未知的环境感到恐惧。
一次,两次,三次。
这未必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但有了这些经历,绝对是一种成长。
她不会再说“我不敢”“我害怕”“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慢慢地,我爱上了长途驾驶。
把手机放下,仿佛找到了一个正当理由逃离现实。
那是一个让我思考和反思的密闭空间。

过去的三个月的负面情绪太多,对于身边的人我表示深深的歉意。
读书时期,压力再大,一年也哭不了几次。
最近短短一个月却不知道哭了多少次。

双重人格。
内心的我,悲观和乐观各站在对立面非常极端
很害怕独处时光,因为此时内心的矛盾是最强烈的。

人们说,独处能够让自己沉淀,让自己看清自己。
我做不到。
一个人的时候会想很多事情。除了伤害自己和离开生活岗位,我几乎什么都想过。
让我惊讶的是,我没有想过要放弃任何一件事情。
对于充满压力的工作,我依然热爱;
面对琐碎的家庭烦恼,它依旧是我的避风港;
那时候的我是最脆弱的。

脆弱的点是什么?
成长。
现实逼着我成长,无奈我的步伐跟不上。
神经敏感的我,可以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哭,为自己胡思乱想的事情而哭。
这一切的来源都是很多琐琐碎碎的事情,工作,家庭,社交。

我必须把心态调整好。
过去那个乐观的疯子应该已经一去不回了,我也不强求自己变回之前那个傻女孩。

Wednesday, May 8, 2019

偷偷想念

这天午后,我慵懒地开着车在返回公司的路上。
电台DJ聊起了一个话题:你的另一半或是暧昧对象在你生病时做过的事。
两位DJ分享了几个例子,之后欢迎听众参与话题讨论。

我的手在方向盘来回摩擦,看着蔚蓝的天空,嘴角不自觉扬起。

我第一次在你面前示弱,是我们在展览厅工作时我突然来例假,身体非常不舒服。
当时还有其他同事在,但我在人群中感觉到有一个目光一直注视着我。
你看起来有些不知所措,不敢靠近我。
到了傍晚我好些了,却还是没什么胃口吃东西。我想把一半的饭搬到你的饭盒,被你阻止了。
你说特殊时期一定要多吃一点才有力气,我心里纳闷这是哪里听来的说法。
其实到后来我真的吃不下了,偷偷把吃不完的都丢掉。


很倒霉的是,我们仅有的两次单独约会,我都是生着病的。
第一次,生的小病,就只是喉咙痛声音沙哑。
那天我比较早到了,你正从另一个大学同学聚会赶过来。
我在商场游荡了十分钟左右,你出现了,手上多了一瓶蜜桃口味的柠檬茶。
你说那是特意给我买的,我听了心里很开心。
我没跟你说,我其实并不是很爱喝瓶装饮料,也不常喝。
蜜桃口味柠檬茶也并不是我喜欢的饮料,我觉得有点过甜。
但那天我喝了,喝得很开心。
不是因为好喝,也不是因为喝了喉咙痛舒缓了。
而是因为,送饮料的那个人,是你。

第二次,我难得来到你的城市旅游,时隔半年终于再见面了。
我们约的晚上看电影,但白天我淋雨不小心感冒了。
你来接我,我上车一开口就把你吓着,声音非常沙哑。
你说:病成这样了你早说,约会可以取消,你好好休息呀。
我笑笑摇头说没事,反正待在旅馆也难受,还不如出来走走。
离电影放映时间还有半小时,你说得找一杯热饮给我喝暖暖身子。我们就这样在商场绕了两圈都找不到。
经过冰淇淋店,我说不如我们吃冰淇淋吧。你坚决不允许。
最后将近电影放映时间也找不到热饮,我感觉到你的自责和无奈。

病成这样了你早说,约会可以取消,你好好休息呀。
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不知道我是多么盼望想见你。


记得你有一次生病很严重,发烧喉咙痛,什么东西都吃不了。
独身在异乡也只有公司楼下饭馆的厨房阿姨弄了个汤面给你吃。
我记得我做了一件很无厘头的事情,就是我骗妈妈说我发热气了要喝凉茶。
当时妈妈一脸不相信,因为我向来鲜少告诉妈妈我身体不适。
但疼爱孩子的她还是煲了一锅冬瓜薏米水,反正一煲糖水全家人都可以喝。

那一瓶薏米水最终还是没有送到给你。
你一开始觉得不好意思,婉拒我的殷勤,到后来我成功说服你愿意收下,但最终因为没有见到对方所以给不成。
彼此身在同一间办公室都见不到对方,我只能说当时的我们真的太害羞了。


电台播着暖暖的抒情歌,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我脸上。

两年了。
很多人问我还在坚持吗,还没放下吗?
我说,正在很努力地放下。

一直放不下,是因为没有一个很坚定地理由让我这么做。
我们没有在一起,所以不存在分开;
也正是因为没有在一起,所以心里埋藏着很多很多的遗憾。


Saturday, March 9, 2019

焦虑。质疑。

最近被莫名的压迫感压得无法自控。
向来乐观,豁达的我,遇到任何事情都往好的方面去想,所以不太有什么事情会影响我的心情。
但最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

工作方面,我明白各行各业都有它的难处和压力,所以面对这一切我都相当积极迎合,我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充实的。
只是最近,似乎对一些未知的挑战感到恐惧与不知所措。

老板对他的员工向来都不是给予压力而是鼓励,这是我感到庆幸的。这八个多月来老板经常用正面的态度去激励我,让我在工作上不会感到压力或是厌倦工作。
老板曾经说过一句话:只要一个人没有放弃自己,我是不会放弃他的。

面对如此善良的上司,我不想辜负他。我想很努力地做出一番成就让他在同行面前趾高气扬。即使做不出什么杰作,至少不要让他对我失望。
也因为这样,对于一些即将面临的挑战,我很想漂亮地达成,很想很想的那种。

这几天围绕在我的脑海的是各种对自己的质疑。
不可能完成的。
怎么可能完成得了呢。

找不到情绪的出口。
我知道身边有很多愿意聆听的耳朵,但我说不出口。
烦恼是自己的,压力是自己的。
这个社会的负能量已经够多了。

倾诉也是一门学问,我掌握不了的学问。
每每想跟身边的朋友讲述自己的难题时都不自觉变成了自嘲。
嘲笑自己应付不了这些烦恼,然后立马转换话题说别的。
我不知道有多少次被他们看穿了,反正我从以前到现在都拉不下脸示弱。

对于工作上这些未知的挑战,是我的第一次,所以才会有这样不安和焦虑的情绪。
我需要时间证明这一切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困难。
写着这篇帖子的时候心情依然处于焦虑状态,后脑很痛。
很努力在调适自己的状态,让那个正能量的自己重出江湖。

发泄压力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个人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
不说了我先去网购了,拜拜。

Saturday, February 23, 2019

我毕业啦

毕业典礼。
念完大学过了八个月才举办毕业典礼,还落在了星期五的下午,老实说我对毕业典礼并没有多大的期待。
毕竟目前已经开始工作了,感觉参不参与毕业典礼都一样。

到了毕业典礼当天早上,我梳妆打扮,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满意的点了点头。白衬衫黑裤子,简约的妆容。把刘海编了辫子往上提,让光滑的额头展露出来(其实是为了方便戴毕业帽,还有防止刘海出油)。
把刘海亮出的那一刻,那是我对毕业的第一个感慨。
我记得步入大学的时候的我坚持着自己钟爱的平刘海,知道最后一年才把刘海留长。也才发现,平刘海的自己真的超丑。
舍弃平刘海,是我为成长做出的第一个小举动。

话题回到毕业典礼当天。
到学校,两位死党到了,我们先拍几张照片。后来跟朋友分开,先去拍family portrait。
拍好了我就跟家人分开,去到毕业生报到处集合。在那里开始见到越来越多同学,感觉很开心。
一见到他们,我叽喳的个性又被释放了。无论是同班的还是不同班的,只要见到是同科系的我就很high了。
很久没有那么大声说话了。
步入社会之后,说话变得谨慎,音量适中,语速不急不徐。见到了同学感觉又回到了学生时期那样可以为所欲为。
朋友们都说,哎呀你怎么还是那么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呢。
然后说,真想念你的声音啊。

颁证书的仪式,毕业生被安排跟着号码排队进场就坐。我欢欢喜喜的进场,走到座位的路上就看到了我的家人的踪影,还很兴奋地向他们打招呼。
上台领证书,之后跟邻座的同学一直聊天。她跟我不是一个班的,但我们的FYP是同一个supervisor,当时才慢慢熟络的。
我最记得她去年毕业前对我说过一句话:如果我早点跟你熟络就好了,很欣赏你的个性,跟你相处一定很开心。
我记得当时听到那一段话的时候心里是非常感动的。我喜欢用自己的个性去感化身边的朋友,这个是岁月所无法磨灭的。

仪式结束后的一系列才是毕业典礼的重点。毕业生的亲友会陆续抵达祝贺,拍照。
我之前并没有声扬告知我的毕业典礼,也因为毕业典礼落在星期五,身边的朋友都忙着工作或上课。
这是我的小小遗憾,中学那班朋友无法出席我的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的后半段我显得兴致缺缺,一是看到其他同学的挚友们都出席,感觉有一点孤单;其次是我的手机电量剩下10%
眼看手机电量逐渐减少,我后来还忍不住在同学面前发脾气,哈哈哈。
平常的日子我不可能让我的手机电量少于50%,但无奈今天没带包包出门,我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手机没电。

遗憾的感觉逐渐叠加,当我来不及去找我大学先修班的化学老师。他是我最喜欢的老师,先修班结束之后还与他频繁联络。偶尔在校园遇到也会闲聊几句关心我们的学业。
他还品尝过我的FYP半成品,给的评价蛮高的。
本来约好去找他的,也因为我的手机电量一事耽搁了。

把毕业袍归还的那一刻,感觉自己拍的照片还不够多。
然后,内心的五味杂陈才终于被打翻。

回到15岁那一年,填写明年高一要念的科系。我记得当时我果断除掉了pure science和讨厌的accounts,第一志愿填了IT。
父母知道我不喜欢理科,但他们建议我拿 pure science,应该是认为理科班的读书风气比较好吧。我忘了,反正他们说的是,读理科出路广,你大学再转念文科系也可以。
超讨厌科学的我,在中学的最后两年突然疯狂地爱上理科,尤其是化学和物理(生物也喜欢,但是太多东西要背了)。
中五那年,父母问了我明年要念什么科系什么大学,我决定念食物科学系的时候父母是吓了一跳,他们没想过我会有深造理科的念头。他们一直认为我是文科生(毕竟艺术细胞摆在那)
理科深造这个决定,算是我目前做过最疯狂的决定。无视父母的反对,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身边的朋友都认为我的父母很特别。别人家都是父母希望孩子念理科,反而我的父母极力反对我念理科。
他们的反对也没有错,他们希望我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路继续走。
我喜欢理科,但我终究不是念理科的料子。我的基底不强,所以成绩一直平平,甚至几次在危险边缘。
这四年来,妈妈时不时都会问我:读书OK吗,跟得上吗?
老实说,好几次真的是跟不上,看着lecture notes就是好想哭啊。
但获得知识,求学问的路上,我是真的很快乐。

Degree 三年,七个学期,进过一次Dean list。
到今天才知道朋友圈里非常少数的人进过Dean list,从朋友赞叹的语气中我找回了一点自信。

今天毕业了,开心吗?
我很开心,因为今天的我应该是这几年来在大学里最美的一天了(自己讲也真是有够厚脸皮的)。
读书时期从不保养化妆,衣着都是T恤牛仔裤。
注重着装仪容,是我成长的另一个痕迹。
爱美是女生的天性,对不起我到很后来的时候才激活了这个天性。
也许是这个因素导致我到现在还单身吧,身边的人都觉得我就是一个男人婆。

谢谢你我的母校,拉曼大学学院。
我毕业啦。
Bachelor of Science (honours) in Food Science。

四年很短,但回忆很长。
对大学有太多太多的回忆和感慨,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毕业典礼的存在,应该是让自己和最熟悉的场景留了最后一张很漂亮的合照之后,踏出校园继续为自己的生活努力。
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