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May 24, 2015

与地洞的相遇

前几天放学,我和朋友在学校里面等college bus 去lrt station。巴士到了,我们排队上巴士。
我看着巴士的门,机械式地向前移动(主要是因为放学时间在傍晚,读书读到有点懵懵了)。突然右脚脚下一空,我的右腿掉进马路上的洞。
基于本能反应,我立刻扶着旁边的围栏,用左脚了力量让自己站起来。与此同时,我感觉到右手臂传来一股力量把我从洞里挣脱。
我掉下去的那个不是坑,而是一个洞,我几乎整只脚都掉进去了(到大腿)。而从我掉下去到我站好继续走路,全程不过五秒。整个过程发生得很突然,也结束得很突然。
我右脚陷了下去,我却没有跌倒。我的左脚在原地呈现蹲下的姿势,整个中心倾向左脚。
从洞里“逃脱”之后,不知道是因为尴尬还是什么,我笑着对朋友说没事,头也不回的就上了巴士(那个洞就在离巴士的五步距离)。

在朋友面前,父母面前,自嘲的说了一遍又一遍我跌进洞的故事。他们都问我又没有受伤,妈妈还说怎么可能没有受伤,怀疑我受伤了没有说。
妈妈居然还叫我去“案发现场”把那个洞给拍下来。天晓得第二天我还真地去拍了,妈妈看了那个洞惊呼:“你确定是这个洞?这么小个。”
“这已经是哪里附近最大的洞了,哈哈哈。”其实拍照的时候看到那个洞我也惊呆了,真的不大!
妈妈又吐嘈:“这个洞在这么边,你是怎么踩到的?还有这个根本就不是什么洞,这是专门挖来让雨水流下去避免积水的洞啊!”
然后叫我隔天再去看一下确认是不是这个洞 xD

其实我并没有觉得丢脸还是什么,地上这么大,这样都让我踩到了这一个洞,我觉得我还蛮幸运的 xD。回想当时的场景,幸好我上学都是穿长裤球鞋,没有被粗糙的马路磨破皮;幸好那个洞很深,我的右脚没有因为触碰到地面崴到脚;幸好当时不是下雨天,不然那个洞里肯定是积水,我就会很狼狈。
还有谢谢那个助我一臂之力的男生。我没看清楚长相,但我依稀听到他说:“小心一点”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洞,哈哈哈。

Saturday, May 16, 2015

New Chapter in Life

学院开课一个星期了,小小更新。
Foundation 的朋友当中有4位和我第一样的degree,我们到学校后集合才一起去课室。
不像foundation的时候,课室都围绕在Block H和Block C。现在多了Block M, Block K, Block D, Block R @@
我这个路痴,其实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不懂这些block在哪里。
进到课室,看见很多新面孔。大部分都是stpm的学生,大我们1、2岁。当然也有和我同岁的,甚至还有1个小我一年的T.T
班上很安静,老师开始上课前也很安静,教书的时候也是。一点都不像foundation时那样,班上的人上课时也在说话。
所以,degree班最多话的就是我们这班foundation的小屁孩啦xD
我真的觉得他们太认真了,把自己绷得太紧>< 感觉他们都很严肃,应该是那种成绩很好的学生吧。
很认真地去记了每一个人的名字,想跟他们做朋友 :D

久别重逢的Biology让我又敬又畏,整整一年多没有接触biology的我这个sem有两科biology subjects。
我被骗了T.T去过很多次教育展,那里的人都说Food Science 没有Physics只有Biology和Chemistry,怎知开学的第一堂课居然是——Food Physics。
而且里头完全是physics,跟food一点关系都没有 T.T 还以为可以逃过读Physics的厄运,foundation之后就可以向physics永别了。看来Physics是我的克星,避也避不了T.T
就连有一个叫General Chemistry 的科目,里面居然有physics,而且还是我foundation时不小心废掉的physics领域。

尽管如此,我觉得这是我第一次这么用心上课,每一堂课都很认真。不知道是被班上的同学影响还是对这些科目的新鲜感。
希望我能够保持这份读书的热忱。
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读书的意义。从小学的UPSR开始父母都说:“一定要认真读书考好试,关系到你的前途。”直到SPM甚至去年的Foundation也是这么说。
当时我有很努力读书,但是我没有感觉到这么努力读书关系到我的前途,我看不见,因为当时那所谓的“前途”太遥远。
直到刚过去的一个星期,我第一次觉得我离那所谓的“前途”非常靠近,仿佛这就是最后一个关卡。我想为我的“前途”再拼一次。
和新同学相处了一个星期,我认为我在学习道路上很散漫,像长不大的小孩一路上打打闹闹。
是时候成长了,小屁孩。

Sunday, May 10, 2015

撒野

2014年1月开始我的大学先修班Foundation In Science(FIS),直到2105年1月尾。
2015年1月尾到今天,3个月多的时光。结束了FIS,等待Degree的开课日。
没错,发霉了将近4个月。

去做工,一个月半就辞职了;
写歌,编曲到一半就放弃了;
写小说,写了一半卡在那里;
计划学小提琴,之后却不了了之。

就这样,漫长的假期结束了。

做工,老板对我的漠视让我下定决心辞职,不被重视的感觉不好受;
写歌,败在了编曲软件的复杂程序和对部分乐器的使用方法;
写小说,漫漫长篇故事总会遇到瓶颈,一卡就卡了两个星期;
学小提琴,使用老师的小提琴,调音时弄断了弦。

对这样的自己有点失望。

做工,每天面对可爱的小孩子让我的生活很快乐;
写歌,在钢琴面前畅弹自如,享受音乐;
写小说,过程中幻想情节,我就是故事的导演;
学小提琴,向钢琴老师借了一把试用,玩得不亦乐乎。

往好的方面想,其实我这段时间过得很充实。

过得好或不好,都已经过去了。
开学,陌生的课程,新的朋友,新的老师。
我非常期待。
选择了理科学士课程,对于成绩平凡的我来说绝对是一大挑战。
被身边的人否定,我坚持自己的选择。
虽然说走了自己想走的路,不管结果怎样都不会有遗憾,
但是我不想被看不起,我想成为父母的骄傲。
我希望在未来,每当提起我的时候,父母脸上都会出现很骄傲的表情,告诉身边的人他们的女儿坚持选择了她不擅长的课系,她的坚持是对的。

这是我选择的路。
领取学生证的那一刻,我告诉自己不可以回头。

趁年轻,把自己的极限推向最高峰。
有些事情,要趁脑细胞还活跃的时候做,这就使我选择理科课系的原因。
我喜欢化学,喜欢食物,我读的是 Food Science。

拼了!



Tuesday, May 5, 2015

义工

三年前开始,每年的卫塞节我都会和两位朋友一起到千百家佛教居士林做义工。
那两位朋友有一位比我早一年开始做义工,另一位在13岁那年就开始做了。
在佛堂里我尝试过很多种工作。卖蜡烛、点油灯、在排队处站岗、装花水、搬花等。当中我最喜欢的,也是每年都一定会去报到的就是膳食堂的工作。

膳食堂里主要就是把客人每桌8人凑齐、上菜、客人离开后清理桌子、摆放干净餐具。偶尔哪一桌客人需要添饭,就到厨房给客人盛饭。
基本上就是餐厅里的服务生。
像我这样从小在家娇生惯养的孩子特别好奇这样的工作,体验了过后感受到了服务生工作的辛苦。不是说在家里没洗碗擦桌子,但在膳食堂讲究的是速度。
卫塞节这么重大的日子,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到佛堂拜拜,然后到膳食堂享用免费的斋菜。膳食堂的范围不大,摆放的桌椅数量也不多,所以我们这些义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桌子清理干净,迎接下一批客人。
8个盘子,8个碗,8个汤匙,8双筷子,8个杯子,7个放了五菜一饭一汤的碗碟。第一次要清理桌子的时候我嫌肮脏,动作缓慢地把碗盘叠好,担心汤汁弄到我的手。这时,一位有经验的男义工走过来迅速地把餐具全部就近盆里,我非常惊讶。
清理几桌之后我渐渐开始上手,但我觉得我更适合端菜招待客人。
看到哪桌有人举手了,我上前招待。这桌要添饭,我请他们稍等,然后到厨房为他们添饭。
从厨房走出来,看着人山人海的膳食堂,我懵了。手中拿着一碗热腾腾的白饭不知该往哪走,忘了那桌客人的位置,结果绕了膳食堂两圈才找到。

三小时后,午餐时间过了,人潮也减少了。终于可以休息,享用美味的斋菜。
绕着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膳食堂走来走去整整三个小时多,感觉特别累。
之后得知膳食堂的工作是众多工作中算是蛮费力的。累归累,膳食堂里好玩的事也不少。膳食堂里没有浓浓烧香的烟味,浓浓的倒是食物的香味;膳食堂里有冷气设备,很凉快。在那里也得到许多哥哥姐姐的照顾,虽然我们不认识彼此,到现在也不知道对方的名字。
那里有一位哥哥,每年都负责膳食堂的工作分配。他特别疼爱我和我那两位朋友,只要遇到我们都问我们ok吗,累了就休息,提醒我们可以去吃饭了,别人吩咐我们做事情还会被他骂:“谁敢叫我的人做事!”当然他只是开玩笑的啦。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在佛堂当义工吧,每年会去看到熟悉的面孔都会微笑示意,不知道名字又怎么样,在这里遇到的都是朋友,互相给的关心非常温暖。

在成为义工之前,我从来没有到佛堂感受过卫塞节的气氛。浴佛时聆听那清脆的流水声,是心灵的洗涤;到每尊佛像上香,没有很认真地需什么愿望,只是把心静下来,感谢这一年来的和平。
而我,慢慢地爱上了卫塞节这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