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December 31, 2021

回顾 2021

迈入书写回忆录的第九年。 
部落格曾经是我分享日常的空间,如今甚少更新,但是每年的回顾篇我都不会错过。

 

工作

千篇一律的工作在今年有了比较大的改变。

我一直以来都只负责所有的北马客户,今年公司制度改变,我需要负责全马的客户(私人领域)。政府机构将由我的同事负责。

工作量的部分确实有所增加。我所在的公司在政府机构已有一席之地,在私人界确实新手小白。开发新客户这一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希望我可以做得好。

压力大,经常感觉心力交瘁,也会有崩溃落泪的瞬间,但都是咬咬牙坚持下去。

再怎么说自己也只是一个小小上班族,偶尔也会有那种“等放工,等公假,等周末”的心态。

过去负责北马的客户经常跑霹雳,槟城,明年起可以跑一跑马六甲,柔佛州,心里小小期待。

升了职,加了薪。每年都有少少加薪但不知为何今年特别开心。

小小的公司还能继续包容我,器重我,希望自己明年可以有更好的突破。

 

Covid

疫情让我的家度过了煎熬的一整个月。

我确诊了,跟我同房同床的妹妹也确诊了。我忘不了隔离期间(第三/第四天的时候)一天午餐时间跟家人视讯,妹妹哭着说她失去了味觉。

她的检测报告还没出,症状就出来了。

内疚的是,我霸占了房间,妹妹只能在楼下的客房隔离(没有冷气,没有单独的厕所)。

自从我确诊之后,一家五口都隔离了。爸爸占用主人房,哥哥和我在各自的房间。妹妹在楼下客房,妈妈在客厅。

妹妹跟妈妈公用楼下的厕所,妈妈可能也因为这样被感染了。

妈妈生病了,却依旧照料一家人的饮食和家务。我们大家都关在房间不出来,妈妈帮忙煮饭送饭洗衣服那些,而我在房间内隔离只是吃饭和休息而已,什么也做不了。

就在我和妹妹都结束隔离,妈妈也好得七七八八的时候,爸爸确诊了。

我们不清楚爸爸是怎么感染的,我确诊之后他检测的报告是阴性,两个星期之后再做检测就阳了。他是从隔离开始就在房间里没有出来的。

爸爸有高血压,先去了隔离中心,然后恶化了被送到医院,前前后后折腾了十天。

当中有太多的细节也不想多提,我只记得自己几乎每一天都在哭。

自己躲在房间里哭。

感觉是自己造成的这一切。

这种感觉糟透了。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很自责。不只害到了家人,也传染给了同事。

心理比生理还要难受。我快忘了当时的自己有多么的不适有什么症状,反而一天天焦虑和自责的心理让我不胜折磨。

 

买屋子

22岁那年跟着父母去看房子(公寓),内心开始憧憬独居生活。

跟父母住确实幸福,但我也想尝试靠自己生活。

三年后我终于买了一间公寓单位。依据自己的经济能力买了这个不大不小的单位。

从三月尾付了定金,到五月签购买合同,到十月尾才可以取钥匙,等待的期间充满期待和煎熬(煎熬的部分是因为MCO导致一拖再拖,无止尽的等待)

拿到钥匙的那天,我走进这个属于我的房子。目前还是空荡荡的毛胚屋,但我已经开始期待装修完成后的模样。

关于买屋子的心得和感受,之后再补上。

 

网店-Shopee

去年在Instagram搞了一间小网店,到今年尝试把商品放到Shopee贩售。

网店本着做的是客制化手链,不适合放在Shopee平台卖。我只放一些现货,散漫式经营。

主要还是在Instagram经营。销量不多不少,但我珍惜每一位下单的顾客,每一个有趣的灵魂。

不在乎通过这个网店挣大钱,只愿自己的兴趣找到抒发的管道。

 

感情

我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我愿意付出,也本能的感到自卑。

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从外表到内在的种种不完美令我感到不自信。

面对一个很爱很爱自己的人,我总想着,究竟这样的自己是如何被坚定地选择呢?

感情中的不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这是我需要克服的事情。

 

我们下载了 Between (情侣空间),本意是让这个app 帮我们计算在一起的天数,收藏照片等等的。但我发现里面有记事本,可以写日记那些的。

在他发现这个功能之前,我一直把自己的小心情记录在里面的记事本。感恩的小事,他做了什么让我不开心的事,等等的,好的坏的都写在里面。

后来他发现了,也通过我的文字明白我的心情。

 

我们几乎没有吵架,比起吵架我们更多的是辩论。声量没有提高语气没有尖锐,说的都是自己的见解。

我自认为我的嘴快过我的脑子,害怕毒舌的自己会口出伤人,所以很多时候都选择沉默。每当他看见这样的我,他也不会比我说出来。

“你不想讲没关系,我等你的作文哦”

这也是我们不吵架的原因吧。我鲜少将难听的话脱口而出,反而是沉淀了之后温婉地写出来。

我也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但至少这是我舒服的方式。谢谢他愿意读我写的每一个小心情,然后会找一天拿出来安慰我,跟我谈谈。

 

总结

今年过得太快了。

往年每一年写着回忆录的时候,都会感觉自己成长了。

今年是第一次感觉自己和去年没有什么区别。

要说真的有什么微妙的变化,那大概就是自己的底气吧。

感觉自己一年比一年活得更潇洒,一步步接近自己理想的生活。

 

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

好的坏的 都是风景。

往后的日子里,不将就也不辜负。

Thursday, May 13, 2021

Covid-19 隔离日志

20215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从我确诊到今天,已经是刚刚好一个月了。

410日(感染 Day1

跟熊和他的朋友们去hikingHiking 结束后回熊家洗澡。到家时熊感觉自己全身发烫,发烧的感觉。我们都不以为意,因为最近他刚刚开始健身,过度使用肌肉会有发烧发炎的情况,这是正常的。

洗好澡后,熊躺在床上休息,我坐在地上靠着床滑手机,然后闭目养神。

晚餐时间,熊还是发烧,吃了晚餐吃了药就回房间睡觉了,我也回自己家了。

 

411日(感染 Day2

这天是星期日,我一整天待在家。一整天觉得有少少不舒服,一点发烧的感觉。我以为自己太久没去做高强度运动了所以发热气。除了感觉有点发烧的感觉,其他一切正常。

 

412-13日(感染Day3-4

这两天跟同事计划着这个周四和周五的霹雳出差行程。由于跨州需要准证,我下午跑了好几间警察局得到了跨州批准信。这两天持续低烧,还有一点喉咙痛。

发觉自己喉咙痛的时候,我想到的是过去两个星期为了培训新职员,带新职员见客户,说了太多话导致喉咙痛。

工作狂的我向来不会为了这点小病去看医生或请假,也没吃药。毕竟这点小病不影响我的工作效率。

下午,熊打电话告诉我,他上个星期(47日)去开会当中有同事中了Covid-19,他们全公司的职员都被叫去做病毒筛检。他做了检验之后就马上回家隔离了,检测结果隔天才会出。

这天晚上,我感觉自己的体温很高,几乎每个小时醒一次。上厕所,躺回床上,盖被也不是不盖也不是。一直流汗。

 

414 (确诊 Day 1

早上照常去公司上班。打算交接一下工作,下午去看医生(发烧开始影响我的精神,感觉自己飘飘的)。跟同事说先暂时取消出差的行程,然后大概讨论工作的事情。我没有坐在自己的办工作,而是到会议室工作。目前熊还没确诊,在还没确定的情况下我还是去公司了,但也把自己跟同事们隔开了。

上午十点,熊发信息说他中了,positive。他叫我去做一下冠病检测,因为我在他被感染之后有见面,属于密切接触者。我还没检验,先不要惊动同事,先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我的老板。老板说公司楼下有一家诊所有提供冠病检测服务。我才知道检测有分两种:RTK PCR。老板叫我先做 RTK,这个是Rapid test kit15分钟就会有结果。RTK准确率比较低,但至少先知道个结果。

我去做了RTK检测,基本上截取了我的鼻腔样本混入了试剂,就滴在 Cassette 上(很像验孕棒的东西),如果一条线就是negative,两条线就是 positive。取了我的样本之后,我在诊所静候结果。十五分钟后护士把我叫进诊疗室,医生告诉我:Positive


看着 Cassette 上的两条线,我没有感到惊讶还是害怕,反而觉得有点好笑,人生中的第一个“两条线”不是怀孕而是冠病。医生建议我做 PCR 检测,准确率比较高之余,也会有化验报告让他们进行接下来的程序。取了 PCR的口鼻腔样本,我离开了诊所。

当下我没有特别害怕自己的身体状况,我更害怕的是不知道要怎么样告诉妈妈,怕吓到妈妈,也怕被骂,哈哈。

在打电话给妈妈之前,我先发信息给老板,让他消化一下结果。跟妈妈通话结束之后,我回到公司收拾东西要回家隔离了。我的新同事小跟班紧张了,因为本来今天中午要跟她一起见的客户,现在必须她一个人去了。老板说先把会议取消,然后联络了楼下的诊所帮全公司的员工做冠病检测。

老板对不起,让你破费了。

我最担心的还是我的小跟班。她一整天都跟着我工作,她是我的密切接触者,风险相对高。其他同事我倒不担心,因为这两天一直带着小跟班往外跑,没有跟他们接触。同时也担心这两天见的客户,会不会被我感染(后来庆幸的是,客户那边没有问题)。

本来这天下午要去看医生,现在也不看了,不想在外面逗留传播病毒了,直接回家。(后来才想起,我去做冠病检测的地方就是诊所,当时确诊后太多东西要交代了,忘了可以在那里顺便看医生取药)

症状:低烧,喉咙痛,身体酸痛(类似骨痛热症那样),咳嗽(没有痰)

 

416日(确诊 Day 3

今天早上吃早餐,喝麦片发现自己的味觉消失了(一开始以为是自己泡麦片的时候加太多水了)。拿出我的香水闻了闻,味觉也剩一点点,中午再嗅的时候就完全嗅不到了,连消毒水的气味也闻不到了。打开一包巧克力夹心饼干吃着,也是没有味道。

每天早上喝的维生素C泡腾片,都尝不到橙子的酸甜味,喝下去感觉就是没有味道的气泡水。

午餐吃的是蘑菇浓汤和蒜蓉面包,我基本上是尝不到食物的味道,只能一边吃着一边联想着它们的味道。下午妈妈泡苹果醋给我喝,我喝不到苹果醋的酸,却有腮帮子发酸的感觉。

这几天反反复复的低烧(37.5度以下),手脚发凉,我套了袜子让我的脚丫子保暖。趁着有精力的空挡处理一下工作,也做一些运动挥洒汗水,锻炼自己的呼吸(毕竟冠病感染的是我们的肺部和呼吸系统)。运动过后,大汗淋漓的我本该散发着爆汗的酸臭味,我现在却闻不到了。

晚餐,妈妈煮的酱油鸡,那浓浓的酱汁吃进我嘴里,索然无味。我捧着饭菜在鼻子前用力嗅,勉强嗅到一点味道(也不清楚是自己幻想的还是真的有味道)。

失去嗅觉和味觉这件事我并没有感到恐慌,反而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对失去嗅觉和味觉这件事感到新奇。

家人因为我大家都待在家自主隔离,也安排着去做冠病检测,麻烦到他们了。辛苦妈妈每天准备三餐,把餐点和生活用品放在房间门口给我,几乎是五星级随叫随到的客房服务(哈哈)。

症状:低烧,喉咙痛,身体酸痛,咳嗽,失去嗅觉&味觉

 

417日(确诊 Day 4

这天感觉自己的呼吸有点不顺畅,感觉呼吸时无法吸到底,会忍不住地咳嗽。但我也没有过多的担心和焦虑,反正在房间里隔离,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静养,慢慢调整呼吸。

感觉身体非常累,胃口也不好。由于失去味觉和嗅觉,现在吃东西基本靠的是食物的口感,对食物味道的幻想,还有就是意志力(一定要吃东西才有精力对抗病毒)。 早餐的麦片喝了半杯就喝不下去了,午餐晚餐妈妈准备的饭菜基本上吃了不到一半就吃不下了,有点反胃,感觉吃下去会吐出来。尤其是饭菜,一口口下去都是手动下巴逼着自己咬咬咬然后咽下去,吃到后面吃不下了都忍不住偷偷哭了。

唯一稍微提起我的兴致的就是那个没有味道的维生素C泡腾片,喝下去的气泡感。对于失去嗅觉和味觉的人来说,食物的口感变得非常重要。

症状:低烧,喉咙痛,咳嗽,失去嗅觉&味觉,小小呼吸不顺畅。

 

418-19日(确诊 Day5-6

这两天发高烧,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其他症状跟之前一样。

自己很清楚,身体这几天突然变虚弱是因为热量和营养摄取不足(胃口很差,饭吃两口就吃不下了),所以每一餐都是吃到哭,然后继续吃。尽管如此,每次都还会剩下一半多的分量。

还是坚持每天洗澡前做一点运动锻炼肺活量,出汗。会发现自己的气比以前短,打个比方平时我可以一口气跳一百个开合跳,现在跳40-50个就有点喘不过气了。

症状:发烧,喉咙痛,咳嗽,失去嗅觉&味觉,小小呼吸不顺畅。

 

421日(确诊 Day8

这天去Stadium Melawati Covid Assessment Center (CAC) 报道。身体状况比较好了,精神也好了。

前天收到PKD的电话要我去CAC 报道,那里是一个冠病评估中心,确诊的民众都需要到CAC报道,那里会评估我们的症状,再决定要被分配到哪里进行隔离。

电话里医生吩咐我准备简单的行囊,很大的可能性需要到沙登隔离中心进行后续的隔离。我把行李准备好了放在车上 stand by

到了CAC,第一站的柜台是身份注册,第二站是量血压,第三站是医生评估。我本来是被分配到去沙登隔离中心的,后来我争取到了在家自主隔离,主要原因是我的居家隔离环境符合标准,也因为工作需要用到电脑,不想把贵重物品带到隔离中心。再来就是我的血压,体温,心率,血氧指数都健康,在家中隔离不会有特殊状况需要医疗服务。

所以评估结束后,得到了居家隔离手环,回家,并需要每天定时登录 Selangkah Apps报道自己的症状那些,直到隔离结束。

症状:咳嗽,失去嗅觉&味觉。

隔离手环

427日(确诊 Day14

这天我又回到了Stadium Melawati,隔离期结束了,需要再去那里剪掉隔离手环。

比起我拿隔离手环的那天,今天的人潮更多,可见疫情开始不受控了。

剪掉了隔离手环,解除了封印,但我回到家之后依然把自己关在房间。主要是因为关太久了,对于接触人感到有些后怕和紧张,哈哈。

这几天除了咳嗽,身体有点累,其他都没有特别不舒服的症状。嗅觉和味觉还没恢复,胃口比发烧的时候好多了,饭菜基本上都吃完80%

自从喉咙痛,发烧都好了之后,我吃了辣椒版面。对于没了味觉的我来说,辣椒版面除了辣就没有其他味道了(之前一直想吃辣的,无奈喉咙痛还没好)。但我吃得好爽啊,毕竟嘴里好久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刺激了,吃得狂流汗但好开心。

这几天尝试了咖喱口味和东炎口味的杯面,依旧尝不到味道。

症状:小咳嗽,失去嗅觉&味觉。

居家隔离时每天定点报到

 428日(确诊 Day15

这天有一样食物成功唤醒了我的味蕾--Oreo McFlurry! 也不是完全恢复了,但至少这是我这么多天来尝到的第一个味道。

嗅觉方面,我每天都会拿出我心爱的两罐祖马龙香水闻闻看,没有嗅觉的时候完全闻不到,有点难过。今天闻了闻,比较重味道的英国梨香水已经闻到了一丁点,但我最爱的蓝风铃还是没闻到(比较清新的香调)。喷了喷消毒水嗅了嗅,有一点刺鼻的酒精味道。虽然只闻到那个酒精而非消毒水本来的味道,这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51日(确诊 Day18

嗅觉和味觉持续开发中。

对于比较重口味的食物基本上都尝到味道。一开始失去味觉时吃的巧克力夹心饼干,还有维他命C水里的橙子口味也尝到了。胃口逐渐变好,除了三餐之外还吃起了饼干零食。清淡的食物如苹果,依然尝不太到味道。

咨询了认识的医生,他说嗅觉和味觉需要六到八个星期才能完全恢复,网络上也有人分享三到六个月才恢复。对我来说这个症状并不影响我的生活作息,除了无法再成为妈妈下厨时的试吃员(哈哈)。自己下厨煮东西,泡咖啡那些,也无法准确调整味道。

 

513日(确诊 Day30

生活逐渐回到正常的轨道。康复后的我依旧居家办公,在家里大部分时间都在房间里。当然也有需要外出的时候,见客户,开会。其实确诊后的14天,身体里的病毒就已经失去了传染能力,所以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影响。

由于我还是因工作需要会出门,会暴露在无形的病毒中,所以为了保护家人,我比之前更小心谨慎。踏出房门就带上口罩(只是到楼下接水喝,饭后在客厅跟妈妈聊天也都戴着),我也不再和家人共享食物这些,所有食物都分配好好才吃。

 

真的还是那句话:没有中过是不会懂的,中过了你就知道了。

也许我还年轻,我身体素质好,我是幸运的,打赢了这场仗。我绝对不会说中了也没什么这样的话,我只会告诉你,万一不幸中招了,除了好好修养之外,调整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乐观正面的思想对于病情的康复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承认,这点是我做得最好的。

感谢天生乐观的心态,我非常坦然地接受这一切的发生,也在其中苦中作乐,对于自己的嗅觉和味觉进行了多番的挑战。面对呼吸不顺畅的时候,慢慢调整呼吸,同时更加珍惜身心健全的自己。

这段时间,我尽量不去看那些在网上流传的冠病社会新闻,多严重多严重那些。生病期间也没有对外声张,因为别人过度的慰问也会对我造成无形的压迫。

在这里谢谢发信息慰问我的朋友们,谢谢老板每隔两天都打电话来关心我的情况。

还有,谢谢熊一天不懂多少次的视频通话陪我聊天给我鼓励,有你这位同病相怜的病友,让我的隔离生活不孤单。

 

对于感染冠病的症状,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体验。

就好比熊发了将近一个星期的高烧,其他症状像伤风咳嗽,呕吐,头痛。但他并没有失去嗅觉和味觉。我也没有像他那样头痛,呕吐那些。

其实大家都知道冠病目前暂无解药,对于轻微症状的患者来说,现在大概就是发烧吃退烧药,喉咙痛吃润喉膏,伤风吃伤风药,仅此而已。

我这段时间吃的药算是非常少了,应该是高烧那几天吃退烧药之外,都没有吃别的药(哦对了,还有吃过一颗喉糖,差点把吃过却没有味道的喉糖给忘了,哈哈)。基本上靠的是自己的免疫系统。

当然不要忘的就是补肺+提升免疫力的维生素C

 

防疫措施还是造做。勤洗手,戴口罩,勤消毒。

这是我能为自己和家人做的唯一的事情了。 


没食欲的那几天,让我崩溃的妈妈爱心晚餐。


失去嗅觉和味觉时,偏爱浓浓的口感(薯泥,蘑菇浓汤),绿豆糖水里绿豆的颗粒感。




如此高糖分的食物们变得无味,无法形容的体验。